“浙产”人工智能卫星发射成功,揭开星算时代序幕
“5,4,3,2,1,点火……”今天中午12点03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杭州临平算力小镇杭州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人工智能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
(资料图片)
智能卫星的过“星”之处
与其他卫星相比,地卫智能应急一号携带峰值80 TOPS(TOPS即每秒钟万亿次运算)星载算力,而星上超高算力的实现,得益于地卫二自主研发的星载智能载荷处理单元“弦”。相较于当下在轨的卫星智能化水平,提升数十倍。以一万平方公里卫星图像为例,具有“弦”的智能卫星只需数小时在轨处理,即可完成整个流程,通过在轨处理,实现动态目标提取,而传统卫星的方式需要180天才能完成。
另外,通过部署全新计算架构和自动驾驶级的太空算力,驱动高分辨率面阵相机、近红外相机等载荷,运算超过百种算法,实现星上的实时观测、实时处理和太空智能。具体来说,可实现语义理解、在轨识别、智能分割、智能压缩、无效数据清洗、大模型推理等星上AI能力。智能卫星引领下的高效数据处理、图片采集及实时影像获取能力,正解决了当下卫星影像数据获取的痛点和难点。
何为智能?有何智能?
智能卫星通过天基的AI载荷计算平台及星载智能操作系统,形成地面下达指令,星上完成数据处理的高效获取流程。和传统卫星相比,智能卫星将原有的地面上的数据处理等操作转移到太空,实现星上AI数据处理。
通俗来说,这就相当于智能相机和传统胶片相机的差别。胶片相机需要将胶片冲洗出来后,才能看到拍摄的内容,了解到照片的质量。传统卫星将获得的数据无差别地传递到地面,再通过地面数据处理得到数据成果,其中不合格的数据成果如果无用,但仍耗费传输和处理成本。而搭载了星上AI系统的智能卫星可以如智能相机一样直接拍照,实时处理,预先清除无效数据,将有效数据下传,提高了数据获取效率,提升整体运行效能。
作者:刘海波 费彪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相关新闻
- “浙产”人工智能卫星发射成功,揭开星算时代序幕
- 盐城滨海警方多管齐下筑牢反诈防线
- 央行营业管理部: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国企以及政务服务领域的场景应用
- 华虹半导体:第二季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850万美元
- “放任”学生违规操作致人死亡?“9名医务人员联名举报科主任”?官方通报——
- 网传乳腺外科医生家中搜出1.5亿?医院回应:已退休、不了解网传受贿情况
- 空军“招飞体验行”活动兰州站启动
- 外媒:摄像头供应商索尼预计 iPhone 15 需求将低于预期
- 工厂“上楼”,集聚效应“想到纺织印染产业园区就想起秋盈产业园”
- V-Bright(微光)引领软装新时代,首轮招商进行中
- 玉溪到昆明开车要多长时间_玉溪到昆明
- 一线直击|涿州复工复产企业:产品先捐给灾区
- 逐峥嵘之路,点昆仑星光——大连理工大学暑期实践团助力乡村振兴
- 《博德之门3》翻译职员表不全 拉瑞安索要完整名单
- 个人向
- 产后摆脱“水桶腰”有妙招
- 2023沙坪坝区社保缴费标准个人交多少钱一个月 重庆沙坪坝区五险一金缴费标准
- 中央防汛物资运抵天津 为防汛抗洪救灾提供支持
- 10kb的照片尺寸是多大像素(10kb的照片尺寸是多大)
- 财报亮眼股价“闪崩” 资本市场“看衰”理想做电动车?
- 油价迎年内首个“四连涨”,短期继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 向神经形态计算迈进的重大突破——量子材料表现出类脑“非局部”行为:据最新一期《纳米快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领导的面向高能效神经形态计算的量子材料(Q-MEEN-C)项目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
- 摩天轮dj(摩天的意思)
- 8月9日基金净值:华夏盛世混合最新净值1.289,跌0.62%
